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云南人口大县,鸡鸣三省之地--镇雄

    信息发布者:xyh888
    2017-12-31 20:11:06   转载

    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隶属云南省昭通市。

    镇雄,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四川叙永相邻,南连贵州毕节、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

    县属坡头镇德隆村,即"鸡鸣三省"之地。县境从东至西99公里,从南到北54公里,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人口1526647人(2010年)。县城驻地乌峰镇,距省城昆明598公里,距贵阳326公里,距重庆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

    镇雄县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中国百万人口大县。

    镇雄。取"镇守雄关"之意,自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南广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其间,建置多次变更,先后有南广县、南昌县、南广郡、协州、东安县、芒部部、茫部路、芒部府、镇雄府、镇雄州、镇雄县之称。

    镇雄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与滇西的腾冲共同享有"金腾越、银镇雄"的美称。其中,煤炭和硫铁矿分布很广,储量丰富,煤炭远景储量74亿吨,占全省储量28.01%,工业储量45.17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7.1%。

    镇雄县人口多,少数民族也与汉族杂居,主要少数民族有苗族、彝族、白族等。民间艺术文化既集少数民族文化精髓,也包含了当地浓郁的地方特色。

    节庆期间有苗族芦笙舞、汉族舞狮、舞龙、莲花舞,彝族芦笙舞等。在镇雄泼机、罗坎仍保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花灯、莲枪、牛灯、耍狮子、龙灯等剧目,现逢年过节都会搞一系列活动。镇雄县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端公戏(傩戏),有过许多坛门、现仅有极少数传承人,在兴建寺庙庙会时偶尔还有表演。

    (镇雄县苗族芦笙舞)


    镇雄民族民间曲艺主要有唱书,内容多涉及民间传说、劝戒,歌颂历史人物等,诸如《大孝节》、《祝英台》,每逢办喜事等这种人员众多的场合,就会有唱书先生通宵达旦地唱。

    镇雄传统工艺有编织工艺,诸如草编蓑衣、草鞋、竹编的种种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等。陶瓷工艺有土制坛、罐、砂锅。木作工艺有雕花、藻井。酿造工艺方面有土制白酒和榨菜油。还有苗族传统蜡染、纺线、织布、挑花、刺绣,部分苗寨织布机及其他用具齐全。苗族服饰崇尚大红大紫、花色繁多,头饰、胸饰复杂,服装袖、肩、胸、腰带、裙边等都有挑花、刺绣。彩扎工艺在民间有屈指可数的老艺人掌握,可以扎龙、狮、牛等。

    (精美的苗族服饰)

    饮食习俗崇尚敬老,口味则倾向于川味,喜麻、辣,特色菜有老腊肉、酸菜、豆豉等。

    (豆食粑)


    居住习俗方面民宅基本依山而建,建筑由堂屋及火炕组成,堂屋为各种仪式举办处所,火炕功能属会客室,"房圈"多为当家人住。民间制度习俗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婚丧嫁娶中,这些活动往往有一整套传统的礼节和程序。另外,每个宗族都会有本家的辈份排列,易于认亲排辈,上溯十数代,下可延续几十代。民族民间体育主要有荡秋千、拨河、摔跤等。


    旅游景点



    镇雄,古今自然景胜尤多。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收入《镇雄州志》的景胜,有乌峰耸翠、白人仙影、月窟禅光、一星拱斗、平坝春耕、二水怀珠、桂矾秋钓、梅坳流云。同时,在《景胜》篇记入佛寺垂杨、呐林飞瀑、桃坝晚霞、凤岭樵歌,岁关渔唱、墨池流香、羊梯石蹬、柳林春雨、西山筇竹共十七景。


    民国间民间所命的景致,有犀牛望月、平因秋水、仙姑留影、石关月朗、龙洞晴波、仙人撒网、王泄点灯、一品当朝、珠笔点相。


    《镇雄县志》,收入夫妻石罗、鸡鸣三省、罗甸风光、白骡腾空、飞瀑流珠、葡萄三井、鱼跳龙门、罗汉撞钟、芒部风情、间歇泉水、玉带龙宫、玉带天宫、南天门、白马龙潭、古洞天门、美女梳妆、白水天桥落景景,还有中山公园和人民公园。


    鸡鸣三省

    云贵川鸡鸣三省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东为贵州毕节林口,北位四川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西为云南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白车。此地风景有白车溶洞、交界河滩、白车碑文、献山白车胡家老包、贵州老鹰洞头碑处、四川大堰、岔河丛洞、云南白车凉风洞、白车滴水穿石台、白车小梯子、梯子岩犀牛洞等。稍远有云南官曾岩、威信扎西会议旧址、四渡赤水旧址、半坡过哈等旅游的好地方。


    乌峰山

    据《四川总志》及多种志书所载,"乌通山,在府治北五里,夷语'首'曰'乌','立'日'通',谓此山巍然独峙,高入云端,如人翘首特立。"据上所言,乌通山,意为第一巍然独峙之大山。乌峰山耸立城北,有"乌峰山戴帽,镇雄城雨到"之说。

    乌峰山是镇雄的象征,刊物、商标、商店、镇名多以它命名。



    白水天桥

    镇雄县城西九十里五德镇东北九里许,海拔1060米左右之天生桥,气候炎热,年均气温14.5摄氏度。两峰南北对峙,白水江上游由西至东,至此入洞,三进三出,形成一巨大天然桥梁,《镇雄州志》己入桥梁门类。


    人民公园

    镇雄人民公园,位于县城东北隅,坐北向南,占地20.5亩五,投资105万元,1988年施工,1989年9月告竣。红口广场,塑有毛泽东主席像,1969年1月兴工,是年7月1日落成,基座为12.26米,身高7.1米,常于此举行盛会。后又建环翠楼于毛泽东主席塑像之后。



    中屯小山峡风景区

    镇雄"小山峡"风景片区位于云贵交界的中屯乡翟底河,南距县城20公里,交通方便,距川、滇、黔主要公路干线500米,整个风景片区集山、水、溶洞、峡自然景观于一体。

    (小山峡景区)

    轻舟漫游翟底河,尽览两岸"小山峡"雄、险、奇、秀的自然风光,曲径通幽,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中。尤以躲军洞里,回波洞最为壮观。

    躲军洞在镇雄县翟底河西岸中屯,南距县城20公里。翟底河古名直料河,是乌江的支流。源出贵州赫章古牛车山脊,由西向东折南流。上游称溜沙河,下游称热水河,翟底河居其中段。河流两岸,青山苍翠,绿草茂密,林泉幽深。相传,溜沙河原经高视槽北向流人长沟,罗英秀才(滇东北民间传说中的智者)至此,指河改道,斧劈山峰,削壁千切,于峰峦绝壁间开出数十里渠道,溜沙河即倾泻东南。流水如玉带,玉带若灵蛇,绕右岸崖壁上的躲军洞蜿蜒流过,直下七星关。如斯,俯临翟底河的躲军洞便另有一个美妙的名字--玉带天宫,成为一方名胜。

    (玉带天宫)

    躲军洞有上下两个洞口。从上洞口进,石壁上有佚名者题壁诗数首,显然是躲军避祸者所书。既有沉郁悲枪,怨天尤人的控诉,守善不报、家破人亡的悲凉,也很有几首故作旷达,自嘲、自诩的调侃、反讽之作。诸如:"避难在山园,谁人似我闲?家乡久抛别,非仙更似仙。"再如:"天心虽已去,人力可回天,内省原无疚,何化与惧焉。"人洞,沿右侧石壁行,有一平行走道,宽丈余,中高数文,穹顶,有钟乳石悬垂。

    躲军洞曲折幽深,洞中有洞,景中成景,奇峰异石,相辅相成,相互陪衬,相互辉映,造出万千气象。洞中有暗河伏流,不时闻喧声震耳。"暗河生风六月爽,空山幽静听涛声",别有情趣。玉带天宫,幸而一游,真让人有人于洞天,飘飘欲仙的感受。

    躲军洞,是苦难人生的庇护所。

    玉带天宫,是清平世界的游乐园。

    传说清朝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尾之际,石达开的部队在四川被击败后,残部经过长途爬涉,来到乌蒙深山,最后选择了"小山峡"来躲避清军的残酷围剿,在躲军洞里,他们信念不变,血战到底,坚持到咸丰十年(1862年),终因弹尽粮绝,义军在岩壁上刻下"天心虽已去,人力可回天"的悲壮诗句殉难,至今还有太平军的两米旗杆置于悬崖峭壁中。后人把该洞定名"躲军洞"。回波洞:回波洞与躲军洞两岸呼应,进入洞中,钟乳石密布,移步换景,有如"腾云神龟、孔雀开屏,雄狮回洞、二龙抢宝,地下长城,天象浅水,慈航普渡、群龙朝拜,夫妻迎宾"诸多景点,美不胜收。


    迄今为止云南最大天坑群--五德镇天坑

    镇雄天坑位于五德镇新寨村的大锅圈天坑群海拔1440米,距离镇雄县城51公里,占地面积约600亩,包括6个大小不等的天坑,其中最大的3个天坑分别是大锅圈、小锅圈和三锅圈。当前镇雄天坑群共查明共有溶洞204个。2015年6月5日至8日,专家对镇雄县的旅游资源进行探险考察,科考队发现了亦今为止云南最大的天坑群。

    当地天坑群海拔1440米,距离镇雄县城51公里,占地面积约600亩,包括6个大小不等的天坑。其中,最大的天坑被当地人称为"大锅圈",里面住着8户32人,过着半隐居的世外桃源生活。

    镇雄天坑群还荣获“2016年云南特殊旅游新地标”之称。




    柑桔之乡、油菜美景--罗砍镇

    此外还有位于镇雄县城的西北面,素有"柑桔之乡"称号的罗砍镇,罗砍镇是镇雄威信两县入昭进滇赴川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里风景优美,生态良好。“三圣岩前两合江,凤凰飞来歇中央”的独特的地形地貌颇为壮观;桔林密布,万亩油菜,白墙青瓦,村容干净整洁,令人留恋。


    “小京州”-雨河镇

    雨河镇位于镇雄县北部,东、西、南分别与大湾镇、木卓乡、芒部镇接壤,北邻威信县长安、林凤、石坎三个乡镇,通县油路横贯其间,是出滇入川的北大门和闻名遐迩的"白酒之乡",雨河镇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是镇雄的一块文明古地,曾被称为"小京州"。自公元135年置小京州起,迄今己有2100多年的历史,沧海桑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自强不息,薪火相传,为雨河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间境内的建置随历史朝代的改换而发生种种变更。由"小京州"演变为"雨河乡、雨河区、雨河公社、雨河管委、雨河区、雨河镇",其地域境界亦相应经历了多次变化。雨河镇物产丰富,还盛产天麻等名贵中药。

    雨河白酒清冽醇香,盛名远播。镇酿酒所用天然竹根水,水质上乘,富含矿物质,酿成美酒,舒经活血,回味无穷。



    芒部红石桥水库

    芒部镇建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镇雄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方,镇雄土司的发源地,称古芒部。"古之芒部",即今之镇雄"。远近皆知。内蕴藏有丰富的无烟煤。墨晶玉大理石,质量好,储量大,堪称亚洲之最,是装饰珍品。芒部气候温凉,阴湿多雾,有"云雾古芒"之称。

    (石刻)

    已建成的落水洞生态林果基地一至三月百花争艳,蜂飞蝶舞,游人络绎不绝,四至十月则桃红李绿,梨壮杏肥,硕果满枝,采撷者和商贩来往穿梭,目不暇接。

    茶园村的小石林,群峰罗列,形象万千。

    (芒部小石林)

    莲花山下的"古芒部"石刻,每字一米见方,笔力遒劲,今仍栩栩如生;天官府的古城墙和城门今犹尚存;凌霄涯下的石乌龟和天然溶洞里奔腾的石马向你讲述着古芒部美丽的传说;天崇山上古老的寺庙,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

    (古芒部石刻)

    镇南3公里处蓄水500万立方米的红石桥水库,碧波荡漾,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令人留恋往返。

    (红石桥水库)


    林口彝族苗族乡木黑大龙潭、石笋

    还有以勒镇:以勒赋碑、清凉甘美的葡萄泉、英雄浩气长存的四烈士墓;泼机镇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果珠乡河流溶洞等景点,更多的景点期待大家去发掘探索保护。


    美食、特产

    镇雄刺梨酒

    镇雄刺梨酒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出产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酒,也是人们到镇雄旅游必带的旅游特产。远在明、清两朝,镇雄刺梨酒就颇有名气。咸同时期,镇雄籍的吏部侍郎陈维周常将其在镇雄州酿造的刺梨酒运到北京城私邸,招待清王室中的王公大臣。这些惯于品评名酒佳酿的酒客们,对镇雄刺梨酒也一往情深,赞不绝口,常借故登门“蹭”酒喝,一时传为佳话。20世纪50年代后,野生刺梨资源遭到破坏,刺梨酒至今仍然停留在家酿的自给自足阶段。

    据《大定府志》、《镇雄州志》记载,用刺梨酿酒,在镇雄已有上千年历史。明清时广泛流传于芒部、水西一带的《竹枝词》中吟唱:“尖头鞋子细花装,偏向邻家约女郎。半里如云伞如盖,担笼携酒送新娘。”--这写的就是生活在芒部,水西的苗族,遍邀女友,打着遮阳伞,担着刺梨酒陪送新嫁娘的场景。这种极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场景,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今镇雄,威信一带仍随处可见。


    鸣钟五加皮

    鸣钟五加皮独产于镇雄县芒部、庙河一带,气味芳香,质地优异药效最好,是享誉海内的名贵特产。元、明两朝,鸣钟五加皮是进行指定进贡的方物。晚清迄至民国,镇雄籍在外地为官为宦、经商求学者,进奉上司,馈赠亲友,鸣钟五加皮是首选、必备的乡仪,声名鹊起,不少皇室贵胄、达官贵人,甚至不远万里派人到镇雄芒部求购五加皮。

    鸣钟五加皮以“鸣钟”二字冠名,缘于一则口碑流传的故事。芒部有座莲花山,山上有座灵峰寺。某年,一云游天下的僧人到灵峰寺挂单,讲授五加树栽培技术。晨昏早晚,寺钟悠悠,达于四方,几度春秋,莲花山上五加树蔚然成林,但以能听到灵峰寺钟声处所产为上品,故名。


    镇雄苦丁茶

    镇雄苦丁茶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特产。“赤水源”牌镇雄苦丁茶以鲜活碧绿的汤色,甘苦清凉的口感,独特的保健药理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中外客商的抢手货,远销云贵川等省的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镇雄药罐

    镇雄药罐是选用上好的沾土和沙土,按照一定数量的比例混合作原料,经过制坯、干燥、上釉和烧制等工序精制而成。造型曲雅古朴,形状类似于古代的提梁壹。颜色呈银灰色,全身满布着晶亮的星点,质地坚硬,在相互轻撞中,发出悦耳的金石声。抗酸抗腐蚀性强,经久耐用,价格便宜,在家庭生活中,用之于煨茶煨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是昭通市城乡市场上素为人们喜爱的产品。


    钓鱼台香烟

    钓鱼台香烟是昭通卷烟厂近年来精心研制、开发的甲级烤烟型产品。商标名称经国家扶贫基金协会与钓鱼台国宾馆协商而得名。产品投产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新产品开发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副主席程思远,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袁牧及国家扶贫基金协会主席柯华题了词。钓鱼台香烟以云南优质烤烟为原料,辅以优质香精,用先进的进口机器生产,产品具有典型的云南卷烟清香型风格,香气浓郁,吃味醇和,余味纯净舒适。


    镇雄天麻

    镇雄天麻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特产。镇雄是天麻之乡,镇雄天麻因其质量优、外型美而闻名于世,作为天麻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镇雄县境内天麻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全国最高。


    质优物美的镇雄铁锅


    质量上乘的镇雄蚕茧


    美味的昭通酸辣饺面

    昭通酸辣饺面,是一道起源于云南昭通的美味小吃。饺即馄饨,面是细如发丝的面条。馄饨皮的面条都是用面粉加鸡蛋和成面团后人工擀制的。薄如蝉翼的馄饨皮和细面条,口感细腻,鲜香,嚼之有劲润滑。

    (昭通酸辣饺面)

    风干鸡

    云南不少地方有民间制作风干鸡的传统历史,其中以滇西北的姚安县风干鸡和滇东北的镇雄县风干鸡最为出名。

    (风干鸡)

    还有镇雄麻糖

    镇雄麻糖和鲁甸麻糖在制作工艺等方面不同外,据说每年农历九月以后才面世,到正月十五之后,熬麻糖的人几乎就不熬了。

    除此之外还有镇雄核桃、杨梅等物产和小吃,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然小编美美的口水要泛滥成灾了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